收納師教你「高效衣櫥管理」三步走,擺脫不知道穿啥的魔咒

wrx 2022/07/05 檢舉 我要評論

打開衣櫥看見琳瑯滿目的衣服,卻不知道穿什麼......這是很多女人的生活寫照!

她們不是真的沒衣服穿,而是衣櫥里已經「 沒有一件衣服能入眼」的了!

如果你正被衣櫥難題困擾著,不如學習一下這份 「衣櫥管理指南」吧!

1.為了美你踩了多少坑?

● 衣服很貴但不實用

可能剛開始看到漂亮衣服,會被它的顏值所吸引, 即使價格昂貴,但咬咬牙就把它拿下了。

結果自己卻不會搭配, 買回來才知道完全hold不住,一點也派不上用場,只能隨著時間淡忘,壓箱底了。

● 喜歡就買買買 

看見喜歡的衣服,想都不想就買了。

單憑喜歡作為購買標準,這樣的購物方式很容易導致衣櫥塞滿卻沒有真正合適自己的衣服。

● 追當季流行款

看見別人種草的穿搭衣服或者當季流行款、明星款,太好看了!

別人穿得好看,自己也肯定穿得好看,買它!結果沒穿幾次就閑置了。

● 衣櫥風格單一

看似每件衣服的款式不一樣,實際上搭配起來的風格都是一樣的

衣服風格單一,很容易讓人審美疲勞,沒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覺。

● 還在穿與年齡不符的衣服

到了不同的年齡段,自己的外表也會發生變化, 我們要接受時間帶來的外在變化,根據變化調整自己的風格。

不能說你到了50歲,總一直穿著青春校園風的衣服啊!

● 貪便宜買的衣服

店鋪搞活動,很多衣服一下子優惠了,總要買上幾件才是賺到的啊!

貪便宜買回來的要不就是質量不好,穿上廉價感十足;要不就不是真的喜歡,沒兩下就閑置了,反而更浪費錢。

以上的坑,你踩了幾條?

我們很多人活了幾十年,卻依舊沒找到自己合適的風格,那是因為你習慣了「踩坑」,卻沒搞懂衣櫥管理的底層邏輯!

2.搞懂衣服類型的占比

網上有人說, 衣櫥管理就像企業管理一樣。

要發現衣櫥里的「好員工」,為自己創造價值,及時剔除衣櫥里的「壞員工」,騰出空間招納更多的優秀員工!

所以,我們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衣櫥,里面都有什麼類型的衣服呢?

例如牛仔褲、T恤、裙子、衛衣、西裝......

● 日常場合需求

我們將衣服按場合分類,分成3大類: 職業場合、休閑場合、社交場合等。

對應我們日常生活的場合需求,理想狀態下,這三類場合所需的衣服占比是多少?

然后再看看衣櫥里現有的衣服, 看看哪一類衣服最多,思考它們是否符合你的日常場合所需。

● 目前的生活狀態

衣櫥里的衣服,是否符合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?

如果你正處于職業上升期,那麼你的職業化的衣服就要多一些,這一類的衣服表現的形象更干練、有拼勁!

如果你目前的狀態是寶媽,要照顧孩子,那麼衣柜里休閑的衣服就要多一些,更方便、靈活行動!

3.打造高效益的衣櫥

我們既然花了錢,就要派上用場, 為自己創造價值,而不是重金買回來的衣服卻壓箱底了,這是一種浪費!

買衣服前需要思考:你穿的次數多嗎?和其他衣服能搭配嗎?衣服與你的形象是否匹配? 

哪怕自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,但依然很迷茫, 反而有了條條框框的束縛,變得更糾結和猶豫了?

那是因為你不懂自己, 沒有一個評判標準,拿不準自己合不合適!

● 基礎單品+時尚單品 

衣服買基礎品和經典品基本不會出錯,像白T恤、牛仔褲、白襯衫、小黑裙、風衣等.......

萬年不過時的經典單品,每年都有人穿,經典又耐看。

我們可以根據個人需求, 基礎款控制在70%~80%左右,20%~30%的比例可以適當購買一些流行款、時尚款。

● 分析自己的膚色、臉型

我們可以:

根據自己的膚色判斷自己屬于暖色調還是冷色調,找到合適自己的色系。

根據臉型判斷自己是屬于直線的酷颯還是曲線的柔美,找準穿衣風格。

專業的搭配師,會根據每個人的膚色和臉型,挑選適合她們的衣服。

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能看到有些搭配師如此神通廣大, 可以將一個不起眼的素人,瞬間讓她擁有了明星范!

● 搞懂配色

不同色系的衣服,搭配出不一樣的美。

不知道色系搭配的人,一般選擇基本色: 黑色、白色、灰色、米色等這類百搭色調,不容易出錯。

其他的色系搭配,感興趣的可以花時間查看專業的色盤學習與深入研究。

● 一衣多搭

我們買衣服, 最好是挑選一些好穿、好搭配、舒適的衣服,實現一衣多搭。

留心觀察一下自己愛穿哪一類的衣服,多去分析這類衣服有什麼特點,以后可以多買一些。

買了一件衣服,只有實打實地去穿,哪怕價格昂貴,也才是真的花得值!

衣櫥也會產生經濟效益,有些人一天到晚說「為美買單」。

錢是花了,實際上是為衣櫥買單, 買回來的衣服一直放衣櫥里不穿,經濟效益等于0。

按照以上的方法管理自己的衣櫥,也許會給你提供新思路。
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