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家居行業更新換代是很快的,每年都有不同的流行趨勢和熱門話題,但關于收納的熱度一直久居不下,想想也是必然,畢竟這是個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。
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你們既熟悉又陌生的設計,壁龕。
什麼是壁龕?
通俗點講,壁龕是在墻體內部鑿出一個儲物空間,通常以格子的形式出現。
其實,壁龕最早出自宗教的建筑上,多是用來擺放佛像,因為它設計上的優勢,現在壁龕更多的是運用在家居空間中。
之所以說熟悉,因為在生活中你一定見過它,或許是在背景墻、餐邊柜、書架,又或是在洗漱台、櫥柜、洗手間等區域… 多多少少都有它存在的身影。
最常見是運用在衛生間,潮濕的環境,相對狹小的空間,而衛生間的日常用品多且雜,壁龕設計的方式簡潔又不占建筑面積,完美的解決了衛生間收納問題。
這樣一看是不是覺得壁龕還挺真有點實用。來來來,帶你們總結下關于壁龕的特點、設計、材料及施工要求~讓大家更直觀更全面地了解壁龕。
壁龕特點
❧ 收納能力Max
❧ 在墻體內,不占任何建筑面積
❧ 設計簡潔大方,適合多種風格
❧ 經久耐用,不易損壞
施工要點
① 做壁龕前需要排除承重墻,無論做什麼改動承重墻都不可以動!
② 壁龕本質就是是從墻上鑿出一個洞,墻壁的厚度不能少于25cm,壁龕的材料有:玻璃、瓷磚、木質等。
③ 壁龕深度建議在15-20cm之間,太淺存儲效果不佳,太深會影響墻體的穩定性。
④ 濕區的壁龕,例如衛生間,建議選擇防潮性好且不易發霉的玻璃、瓷磚等材質,避免滋生細菌。
⑤ 沒有先天條件,咱就自己造,利用新建的墻體也可直接留出壁龕,衛生間在包水管的時候,就預留出一個壁龕。
壁龕種類
1)矩形壁龕
壁龕可以是單個的矩形,在單調的平面內,營造出設計感十足的空間。
根據設計風格或個人需求,壁龕不必執著于單個,可以是兩個或多個,既精巧也將放置區域進行了劃分。
還可以針對壁龕內部進行設計,為了更有效地提高空間利用率,可在內部用隔板將壁龕進行分隔。
利用裝飾、顏色、瓷磚等與周圍的空間保持一致,視覺上不會突兀。
2)對比式壁龕
對比式主要是突出反差感,利用與周圍不同的顏色、材質,達到一個反差撞色的效果,對比性強烈。造型上沒有什麼區別,但要注意配色的搭配。
也可在外圈做一圈邊框,內部放上飾品,遠遠看去就如一幅幅畫作。
壁龕內可以安裝照明,局部的燈光不僅可以讓壁龕內部更加清晰,溫暖柔和的光彩還非常有氛圍感,即實用又藝術。
3)異形壁龕
除了可以壁龕在內部進行設計裝飾,外形上也可以千變萬化,有橢圓形,也有半拱形,還有三角形等異形。
看夠了方方正正,那就來點不一樣的,獨特又有設計感的壁龕是你的菜嗎?造型總是和材質相輔相成,我們再來認識下壁龕的材質都有哪些!
壁龕材質
1)玻璃材質
衛生間常見用玻璃材質,玻璃本身材質比較薄,一定程度上可以節省點空間,且玻璃的通透性,不會阻擋視線,在本就狹小的衛生間不會顯得更逼仄,但要注意清潔哦~
2)石質材質
大理石冰冷、堅硬、獨特的質感和紋理是人為它著迷的理由,石材的紋理樣式繁多,運用在壁龕上,選擇性較大,結實耐用,使用年限也長久,當然也可選用瓷磚。
3)木制材質
不同于大理石的堅硬,木質給人的感覺就是溫潤溫馨,非常適合家居環境,一般用在客廳等較干燥的地方。
最后的最后想說,壁龕的設計是為了增加收納空間和點綴,并不是為了做而做,濫用只會適得其反。而且壁龕也不是沒有缺點的,在不通風的暗衛容易積水,在廚房容易有油污,在客廳容易積灰,這畢竟是開放式設計都無法避免的小缺陷。
所以首要考慮的是其功能,是否是你需要且能幫助到你的,再去決定要不要做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