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里亂怪東西多?看看人家的收納方法,住20年也不亂

wrx 2022/07/08 檢舉 我要評論

關于收納的知識點我們已經說了不少,之前我們一直都在討論的是如何讓家里的收納空間多一些。

但有小伙伴發現,無論家里在裝修時預想得多麼好,做多少柜子,家里仍然還是擠滿了雜物。沙發上、桌上、地上、床上,全部都是不知哪里來的小東西。

這就涉及到我們今天要說的內容——「平面收納」。話不多說,趕緊來了解一下吧~

什麼是平面收納?

「平面收納」其實是相對于「柜類收納」衍生的概念。柜子的確是解決收納最好的方法,但是,如果只顧著往家里增加柜子、不斷地定制更多的通頂大柜子,你一定會發現,即使柜子再多,家里還是亂糟糟的。

這是因為柜類收納的物品是被「收」在里面的,是靜態的,我們收納物品時一般需要經過 「打開柜子—放置物品—關上柜門」這樣需要3個步驟。

如果柜子里的空間比較大,需要想想手里的東西到底需要放在哪個角落,這樣就需要4個步驟;

如果柜子里的空間不夠了,還得再勻勻東西,這樣就又增加一個步驟5個步驟了;

如果柜子里還有抽屜或掛桿等,那還得加上開合抽屜等動作,高達7個步驟。

與之相比,隨便找個地方把東西往茶幾或者餐桌等平面上放,也就是我們說的「平面收納」,只需要1個步驟就能完成,的確是要方便多了。

例如:

剛拿的快遞,隨手找個桌子放,或者堆在地上;洗好的衣服,通常先扔在床上或沙發上,再找個時間慢慢折;朋友來了坐在沙發上聊天,飲料隨手擱在茶幾上……

這樣的確很方便,但有一個問題。那就是家里可以供隨手擱東西的「平面」太少。不但如此,因為經常用,就要擺在觸目可及的地方。

見得越多,用得越多,看著也就越亂,所以今天就跟阿爽來一起學習如何做好「平面收納」吧!

選擇合適的平面

不是所有的「平面」都能供我們隨手放置東西的,在這一點上,可以參考「一米線」理論。

所謂一米線,并不是真的一米,而是指大概在我們的胸部或肚臍以下,最適合我們隨手放東西的高度位置。

一般來說,胸部以上的高度,要拿東西就得抬高肘部了,這樣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個小動作,牽動的肌肉更多,手抬起的幅度更高,也更費力。

超過「一米」的高度,正好是在我們平視的范圍內。例如墻面擱板或柜子頂,更適合做展示,擺放一些不需要太常移動的裝飾品,而不是放一些常用的雜物。

最重要的是,在我們視線齊平的位置,不僅不方便我們拿取東西,看起來還顯得雜亂。(我們比自己想的還要懶,隨手放東西的地方才得更順手)

也就是說,胸部以下的高度適合給我們隨手放雜物,超過這個高度就更適合擺設不常移動的裝飾品,除非我們在手邊找不到更合適隨手扔東西地方。

適當地用矮柜代替高柜

從空間利用的角度來說,高柜比低柜的空間利用率更高、能裝更多的雜物,但其實如果全用高柜的話,那麼家里可用的「平面」就會少很多,使用不方便。

為了滿足「平面收納」的需求,很多家庭會在餐桌、茶幾周圍布置餐邊柜、邊幾等。其實就是拓展空間平面,把原本會堆在桌上的雜物都轉移到了邊柜上,從而提升空間的「平面收納」能力,讓空間看起來更整潔。

所以如果家里收納空間足夠,有些區域完全可以用矮柜代替高柜。

矮柜普遍是帶抽屜的款式,不但表面可以擱置雜物,抽屜用起來也比普通的柜子更方便,更適合零散的小東西,不會顯得家里擁擠。或者直接將最順手的柜子改為開放式,拿取和放置物品同樣也很方便。

如果實在嫌棄矮柜的收納空間不足,可以學習櫥柜的布置,分為地柜和吊柜的設計,中間最順手的位置空出來,制造出能夠隨手放置雜物的平面。

用非常規物件制造更多的平面

僅僅是柜子或茶幾的話,不足以應對家里多變的空間收納情況。這種情況下,可以嘗試利用各種豐富多樣的物件創造出更多的平面。

例如在墻面安裝擱板,通常擱板的深度只有20~30cm,相比起普通柜子的厚度,能更適應狹窄的環境,放置隨手的鑰匙、遛狗繩甚至書籍等都不錯。

箱子、凳子等也是可以隨手放雜物的好地方,大可以布置在塞不進柜子的地方,充分利用空間擴展平面收納的空間。

定期整理

所有平面上的物件也需要挑個時間定期整理的,本來「平面收納」就是什麼都隨手往上面放了,再不定時整理可不行。周末有空就集中整理一下吧,該歸置到抽屜柜子里的就放起來,該擺好的就擺好。

至于有些人嫌棄平面太多容易積灰的話,這確實無法避免,就像沙發、地板和床鋪一樣,隨時都在接灰,但不能否認它的作用對吧。

如果真的非常糾結,要麼就花點精力常打掃,用撣子和手持吸塵器清理;要麼就花點錢請保潔阿姨;或者直接裝新風,永不開窗。(辦法給你想好了,用哪種你考慮一下)

除了把雜物整理整齊外,盡量讓每個物件都有固定的位置,這樣找東西的時候方便快捷,還可以購買統一的容器例如托盤、收納盒等,或者選擇統一的配色,這樣從視覺上也能看著更整潔。

「平面收納」與「柜類收納」都是家居收納的重要部分,一個是臨時置物,一個是長期收納,二者是并存的。而且大家要接受一個事實,那就是「平面」上一定會存在雜物。我們不需要刻意地為了培養自己的「收納」意識而與習慣作對。收納的本質是為了拿取便利,而不是為了折磨自己。

看完今天的「平面收納」,大家有什麼想分享的嗎?
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