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洗碗時,如果用了不正確的洗碗方式,也很容易導致碗上面留有很多的細菌,所以以下這些洗碗方式大家一定要改正。
第一種,很多人吃完飯之后,都會直接將飯碗丟在水槽里不洗,等到它積成一堆,沒碗用的時候再吃去洗,但是這種方式是不對的,為什麼這樣說呢?
因為碗筷浸泡在洗碗槽里,或者是長期不洗的話,很容易導致細菌繁殖,而且它繁殖的速度會非常快,有可能一晚上就已經繁殖了幾百幾億個細菌。
如果我們洗不干凈或者沒有及時消毒,使用這些碗筷就有可能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,所以大家在吃完飯之后,一定要在三小時之內將碗筷洗干凈。
第二種,很多朋友在洗碗的時候,也會直接將這些碗筷疊在一起,然后擠上洗潔精。但是我們的碗并不全是臟的,還有一些是比較干凈的碗筷,比如說喝水的或者是喝湯的碗筷上面都沒有什麼油污。
一旦我們將一些有大魚大肉殘渣,或者是油污比較多的碗筷,放進去疊加在一起,會導致這些碗筷上有更多的油污。如果我們清洗不到位會導致這些碗筷的污漬更多,細菌也會更多,對我們身體也不利。
第三種,很多人洗碗的時候,都會選擇用抹布或者是百潔布,還會將這些洗潔精擠在抹布和百潔布上面,但是百潔布和抹布都是吸水的,很容易會將這些清潔劑吸進去。
我們拿來洗碗的時候,可以將這些洗潔精擠出來,但是擠在百潔布里邊的清潔劑,可能不會被完全清潔干凈,那它就會有殘留。
第二次我們繼續洗碗的時候,又繼續使用這一塊百潔布,那殘留的洗潔精很容易又粘在碗筷上面,這樣我們使用起來也會不衛生。
所以我們想要清潔碗筷的話,不能直接將洗潔精擠在抹布和百潔布上,最好是把它先擠在水里,將洗潔精化開,再將碗筷放進去洗。
而且大家在洗的時候,最好是將有油污的和沒有油污的分開來洗,這樣會洗得比較干凈,我們使用時也會比較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