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
搜索

搜索站內資源

保溫杯變「索命杯」?這3種東西可別再泡了,熱水倒進去變毒水

白昼之梦 2023/01/03

俗話說:「人到中年有三寶,枸杞大棗保溫杯。」氣溫「斷崖式下降」,朋友們是不是也已經把保溫杯安排上了,并且加入了紅棗、枸杞,以求對身體更好。不過喜歡這樣喝的朋友要注意了,因為一不小心,你手里的保溫杯就可能變身成「炸彈」!

2020年,福州一女孩用保溫杯泡紅棗卻忘了喝,等想起來的時候再擰開保溫杯就發生了「爆炸」,杯蓋彈起導致女孩右眼球破裂;

好端端的保溫杯,為什麼泡了紅棗枸杞后會發生爆炸?是因為買的杯子不好嘛?咱們今天就來聊一聊

為什麼會爆炸?

① 保溫杯爆炸,多是微生物在作祟

我們的保溫杯存在很多衛生死角,比如內膽、瓶蓋縫隙等處可能藏著大量細菌。

而紅棗、枸杞等干果營養較為豐富,經水浸泡后其中的糖類等成分被溶解出來,更容易被微生物利用。

于是在溫度適宜、養分充足的環境下,這些微生物會發酵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氣體,且時間越長,產生的氣體越多。

密閉的保溫杯內氣壓不斷變大,一旦突然擰開杯蓋,就可能導致熱水噴涌而出,發生「爆炸」傷人事件。

② 除了紅棗枸杞,這些食物也有爆炸風險

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,營養豐富、適合微生物繁殖的食物,長時間放置在保溫杯中,是導致爆炸的重要因素。因此除了紅棗和枸杞,桂圓、銀耳、果汁、奶茶等高糖高營養的食物,最好現泡現喝,不要久置在保溫杯中。

另外,泡騰片等起泡食物與水接觸后,也會迅速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,造成杯內氣壓增大。倘若搖晃,很可能導致杯子爆開,因此最好也不要用保溫杯沖泡或儲存。(碳酸飲料原理同上)

除此之外,使用的保溫杯是否合格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。那我們要如何來挑選呢?可以采用以下3個小妙招:

① 看印記:堅定內膽材質

保溫杯的內膽材質,一般都是由不銹鋼材料制作而成。現在,市面上常見的不銹鋼材料有201不銹鋼、304不銹鋼以及316不銹鋼。

這里推薦304/306不銹鋼,因為304是公認的食品級不銹鋼,306則是醫用級不銹鋼,兩種耐腐蝕性都很好,但由于屬性關系,306不銹鋼會更好也更貴一些。

我們可以通過瓶口或內膽上的印記來辨認,304會標注SUS304、S304XX、304、18/8、18-8等印記,而306則會標注US316、S316XX等印記。

② 摸底部:看保溫性能

我們可以將保溫杯裝滿開水后旋緊蓋子,大概過2~3分鐘后,用手觸摸杯身外表,若發現有溫熱感覺,則表明此保溫杯已失去真空層,內膽的保溫效果不佳了。

③ 倒過來:看密封性

我們可以將保溫杯裝滿開水后旋緊蓋子,之后倒置五分鐘,若保溫杯有滲漏現象,則表明其密封性不佳。

除了上面說過的不能放入保溫杯中的食物,專家告訴我們還有3種飲品不可以放入保溫杯,否則也會影響我們的健康!
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