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初四,記住:1不走,2要迎,3要吃,忌2事,兔年吉祥如意。這些老傳統,都告訴我們年味并未走遠,人們祈求財富,平安的愿望一直未曾改變。
正月初四,1要走
要出遠門,在正月初四的時候,我們當地是出嫁的女兒,接父母去婆家的日子,所以這一天,要跟著一起去,每年在新正月初四的時候,女婿一家都要準備好豐盛的飯菜,接自己岳父岳母到家里吃飯。
這個也是表達孝的一種方式,同時也可以看到,女兒在別人家過的日子怎麼樣,為此這一天,都要走出門,去女兒家。
正月初四,2要迎
【1】迎財神
迎接財神主要是當地做生意的人,很喜歡這樣做,因為都覺得初五是一個好日子,適合開門做生意,于是在正月初四的時候,就提前做好準備,把財神迎進家門,等到開業的時候,財神就會把財富降臨,這樣生意也會越來越紅火。
【2】迎灶神
據傳這一天是灶神下凡的日子,在舊時人們認為,灶神掌管著人間善惡,正月初四剛好是灶神回來的日子,迎接灶神可以保佑家里人,平平安安,多添喜樂,所以在正月初四,民間會迎接灶神的來臨。
正月初四,3要吃
【1】吃大雜燴
大雜燴,從字面上其實很好的理解,其實和「亂燉」差不多,把各種菜燴成的菜。在正月初四吃大雜燴,其實有點「裝窮」的意味,希望財神看到,能夠給家里帶來財富,做到財源廣進。
【2】吃菜飯
菜飯,顧名思義,就是菜和飯放在一起烹飪,舊時人們比較的窮,沒有啥吃的,沒辦法就把飯和菜混在一起做,這樣也可以不用炒菜,并且營養也比較的豐富。做起來也簡單,在正月初四吃菜飯,也同樣是希望財神可以降福降財。
正月初四,忌2事
【1】忌吃羊
正月初四,是「羊」日,所以民間忌諱吃羊,說是吃羊,把吉利給吃掉了,為此在大年初四的時候,一般是不殺羊年、不吃羊,這個其實也表達了,人們對動物的一種尊重。
【2】忌散財
迎接財神的日子,當然是忌諱散財的,新正月的期間,都是希望可以聚財,迎接財神,同樣是希望他能夠把財寶,帶入我們家,然后可以做到財源廣進,如果是散財的話,顯然也和這個習俗不符,人們認為散財因為財多,自然也就不用得到財神的庇佑。
【食刻說】
正月初四是「羊日」也是迎接財神的日子,民間流傳著很多的習俗,有些可能只有當地才會有,但是有些卻是可以每個地方都效仿的,比如說女婿邀請岳父岳母去家里吃飯,這也是孝道的一種傳承,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在喜慶的日子,也不要忘了老人。